来源:体坛周报 王晓瑞
1月14日一大早,中国国青队踏上了前往泰国的航班,目的地是华欣。在那里等待他们的,是两支韩国的顶级球队——全北现代一线队和延世大学。没有搞错,为踢好U20亚洲杯,国青队在泰国的热身,主要就是以小打大,其目的就是给自己增加难度。不过在出征前的一场教学赛中,国青队1比3不敌上赛季中冠冠军深圳二零二八,难免会让外界有些担心。
然而,就连赢球一方深圳二零二八,对此胜利都是看得很淡:“两队不在一个时间频率上,我们已练习一个月,他们才刚备战一周。”言外之意,一支队伍已是训练有素,进入比赛状态,而国青队还在体能储备期。即使主教练久尔杰维奇在赛前,就已经订下“上、下半场采用两套阵容,每名球员最多出战45分钟”的方案,从比赛过程还是反映出,队员们在一对一拼抢、五五开球权争夺中稍有力不从心,身体状况还未处于最佳。
比如上半场丢球后不久,国青队很快就打出一记精妙配合,由王钰栋利用灵活跑位形成单刀。但显然他的腿部感觉并不好,得球后一直调整自己的步伐,结果错失良机。整场比赛,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少。但换一个角度来看,球队想要的战术配合已得到体现,只是队员们还没有挺过最艰苦的体能储备期。其实,久尔杰维奇针对这场教学赛的态度,还是考察全队战术执行。输了球,赛后他有点不太高兴,但也告诉记者:“这只是我们准备期的第一步,现在,我们还没有达到备战阶段的最核心节奏,还得要一步一步来。”
身体状态不佳,一方面有体能储备期的因素,再有,即使在这场教学赛的前一天,国青队训练也没有减量。事实上从1月7日到12日这6天,国青队有5天采取一天两练,强度之大超出以往。区别于熊猫杯期间,球队还安排了到健身房练习力量。包括每天下午有球训练,通常情况下都在一个半小时以上,期间还会掺杂很多项目,有战术走位指导、半场高压对抗,包括几个有球训练环节之间,还要分组跑圈储备体能。显而易见的是,这种训练强度让不少队员有点吃不消,某种程度来讲,也是导致队员们在13日教学赛中身体状况不佳的一个原因。但考虑到U20亚洲杯的严峻考验,国青队还是坚持从难出发、迎难而上。用队员们的话来讲,唯有“百尺竿头,才能更进一步”。
而之所以从难出发,也是在于经过2024一整年的集训和比赛,国青队非但没有因为渭南杯冠军而沾沾自喜,相反,更能清楚地认知亚洲足坛的格局。比如在熊猫杯,虽然战平澳大利亚,但也输给吉尔吉斯斯坦,而后者正是U20亚洲杯小组赛对手之一。其实,包括王钰栋、贺一然等人都曾和记者交流过,吉尔吉斯斯坦队看上去不是太强,但这样的队伍不会很好踢。而在去年一系列热身赛中,当面对身体型、力量化打法时,国青队往往是很难占到上风。比如0比0战平乌兹别克斯坦,在长治与伊朗的一胜一负,以及两次不敌伊拉克。
也正因此,国青队一方面需要强化体能,通过训练量的增加,提升队员们的身体状况和对抗能力,但这肯定要有一个过程。另外就是选择热身对手,尽可能找强队、找克星。于是,此次泰国之行4场热身赛的3个对手,平均年龄都要大于国青,这里面有全北现代一线队,还有延世大学队、曼谷联U23。只有一场所对阵的泰国U20,和国青队属于同龄。至于返回深圳后约上的叙利亚和乌兹别克斯坦,也都是亚洲比较典型的力量化球队。
值得一提的是,国青队本来还有意与同在泰国集训的韩国U20约上一场,但被后者拒绝。这倒不是说因为在渭南杯输给中国队,让韩国人压力很大,而是按照主教练李昌源的思路,韩国队在泰国的热身,只找K联赛俱乐部、大学队交手,不会与任何国外队过招,其目的就是要封锁比赛内容,从而达到战术保密。显然如此安排的话,外人很难通过对手,搞到韩国队的热身赛录像带。不过,由于韩国队被分在D组,与中国队不在一个半区,至少争夺世青赛名额时韩国队是不会给中国队制造什么麻烦。